749人的村庄竟有4大产业,小官村一村多品铺就富民路
749人的村庄竟有4大产业,小官村一村多品铺就富民路
749人的村庄竟有4大产业,小官村一村多品铺就富民路晨光微熹,平阴县安(ān)城镇(chéngzhèn)小(xiǎo)官村的金银花田已是一片忙碌。村民头戴草帽,腰挎竹篓,手指在翠绿的藤蔓间灵活翻动,专挑那些将开未开的“二白期”花苞。“二白期”时的金银花花蕾上头白下头绿,像小灯泡似的还没张开,这时候(zhèshíhòu)绿原酸含量最高,药效最好。
“一弯一翘一摘”,有着五年采摘(cǎizhāi)经验的小(xiǎo)官村村民孙秀梅向(xiàng)记者演示着采摘技巧,进入五月以来,她和周边近百位(bǎiwèi)村民每天都能获得百余元收入,“金银花(jīnyínhuā)需要在天微微亮时采摘,既凉快又不刺眼。”孙秀梅告诉记者,大家一般一天能摘10-12斤,多的能摘15-16斤。
“在家门口(jiāménkǒu)就能挣钱,这样的(de)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孙秀梅笑着说,像这样足不出村的赚钱机会,小官村有很多。
小官村现有749口人,土地(tǔdì)面积达1900多亩,过去主要种植(zhòngzhí)小麦玉米(yùmǐ)等大田作物,目前共有育苗、鲜食玉米地瓜、金银花、黑五类四个产业。
2019年,小官村成立富兴中药材党支部领办(lǐngbàn)合作社,种植金银花、金丝黄菊、黄芩,发展(fāzhǎn)中药材。“经过市场调查和筛选(shāixuǎn),发现金银花的经济效益更适合村庄发展,目前保留了200多亩金银花。”济南市档案馆(dàngànguǎn)派驻平阴县安城镇小官村第一书记刘鹏说,整个五月都是采摘季,一共能采(néngcǎi)三茬,一亩地能产干花100斤左右,金银花成为小官村的又(yòu)一经济增长点。
为何这样说?早在(zài)2017年,小官村就成立了七彩农场,发展黑五类(hēiwǔlèi)种植。
“黑小米、黑花生、黑面粉、黑绿豆、黑大豆,年收入达到30万元。”小官村(xiǎoguāncūn)党支部书记(shūjì)刘万平说。1992年,从军3年的他退役后毅然决然(yìránjuérán)回到家乡安城镇小官村,2011年小官村换届(huànjiè),刘万平当选小官村党支部书记,想要带领乡亲们做点事儿。产业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而后家家(jiājiā)接通自来水,户户通上水泥路,完成农村改厕(gǎicè)90余户,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绿化水平(shuǐpíng)全面提升,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刘万平展示村里的(de)加工产品。
时间来到2023年6月,刘鹏(liúpéng)来到小官村,“基于村里试种了50亩鲜食玉米,口感和效益相当不错,加之已经注册的‘安城双鲜’商标,我们在这(zhè)基础上又(yòu)成立了‘济南小官食品(shípǐn)有限公司’,而后积极争取了北安新运—小官村建设项目资金470余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滴灌、道路硬化、育苗大棚(dàpéng)等项目。”
走进(zǒujìn)育苗大棚,满眼翠绿的地瓜苗长势喜人,焕发(huànfā)着勃勃生机,刘鹏告诉记者,这(zhè)两处大棚所育苗,一方面用于小关村种植,另一方面提供给附近村庄种植。“当下(dāngxià),小官村的鲜食地瓜每亩地产量能达到8000余斤(yújīn),仅地瓜苗、鲜食地瓜基本能给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以上。”
刘鹏在(zài)查看地瓜苗长势。
鲜食玉米(yùmǐ)(yùmǐ)效益也(yě)很不错,于是小官村扩大种植了(le)(le)1300余亩,辐射到附近5个村镇,以订单种植为主(wéizhǔ),“去年玉米成熟季,我们忙坏了,因鲜食玉米的生长周期多是在75—80天,玉米大量集中上市必须尽快售出,连夜跑济南周边、泰安等地联系销售。”刘鹏说,目前他们改变了种植策略,在订单种植的基础(jīchǔ)上,错时种植,避免集中上市。“今年以来,村里已经按照订单种植了一百多亩鲜食玉米,先后与华联、家家(jiājiā)悦等超市,师范学校、女子学院等院校签署了鲜食玉米销售协议,光这一项收入能增收10万余元以上。”
据了解,小官村(guāncūn)以鲜食玉米科技小院为依托,与山东农业(nóngyè)大学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共同(gòngtóng)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刘鹏说:“前段时间邀请济南市(jǐnánshì)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和领导带队各县区农业人员到小官村现场观摩指导,并且(bìngqiě)给我们颁发了济南市玉米首席专家工作站授牌,目前试种田内有四十多个玉米品种,小官村的鲜食玉米也已入选山东省农科好物品牌名录。”
此外(cǐwài),村里还配套建设了金银花烘干设备、双鲜产品蒸煮设备、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等,全村所有产业加(jiā)起来,村集体收入达到40多万元,带动全镇百余人就近(jiùjìn)就业。
小官村农产品分拣(fēnjiǎn)包装车间。
“我们还积极争取到村级财政发展统计壮大资金90万元,用于小官村、常天井(tiānjǐng)村、段天井村三村联建。”在刘鹏看来,干事业的前提是抱团发展,“就像我们村一样,无论是两委班子还是村民(cūnmín)相处都很融洽,配合(pèihé)度高、项目推进快(kuài),大家齐心协力,走出一条‘一村多品、强村富民’的振兴(zhènxīng)之路。”
如今的(de)小官村硕果累累,“省级卫生村”“省级快乐农场”“五星级村党支部”“党支部领办(lǐngbàn)先进合作社”“全国法治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挂在村委办公室里(lǐ),这些(zhèxiē)荣誉书写着小官村的奋斗史,也预示着小官村蒸蒸日上的前进之路。
正午时分,刘鹏和刘万平将收获的金银花铺满烘盘推进烘干箱后长舒(zhǎngshū)一口气。这时,刘鹏的手机铃声又响(yòuxiǎng)起来了,下午他们还要去谈一个(yígè)产业(chǎnyè)合作。刘鹏指着手机高兴地说,“这个谈成之后,我们村又将多一个产业了!”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薛(xuē)程程 通讯员 阎冰 杨晓)
晨光微熹,平阴县安(ān)城镇(chéngzhèn)小(xiǎo)官村的金银花田已是一片忙碌。村民头戴草帽,腰挎竹篓,手指在翠绿的藤蔓间灵活翻动,专挑那些将开未开的“二白期”花苞。“二白期”时的金银花花蕾上头白下头绿,像小灯泡似的还没张开,这时候(zhèshíhòu)绿原酸含量最高,药效最好。
“一弯一翘一摘”,有着五年采摘(cǎizhāi)经验的小(xiǎo)官村村民孙秀梅向(xiàng)记者演示着采摘技巧,进入五月以来,她和周边近百位(bǎiwèi)村民每天都能获得百余元收入,“金银花(jīnyínhuā)需要在天微微亮时采摘,既凉快又不刺眼。”孙秀梅告诉记者,大家一般一天能摘10-12斤,多的能摘15-16斤。
“在家门口(jiāménkǒu)就能挣钱,这样的(de)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孙秀梅笑着说,像这样足不出村的赚钱机会,小官村有很多。
小官村现有749口人,土地(tǔdì)面积达1900多亩,过去主要种植(zhòngzhí)小麦玉米(yùmǐ)等大田作物,目前共有育苗、鲜食玉米地瓜、金银花、黑五类四个产业。
2019年,小官村成立富兴中药材党支部领办(lǐngbàn)合作社,种植金银花、金丝黄菊、黄芩,发展(fāzhǎn)中药材。“经过市场调查和筛选(shāixuǎn),发现金银花的经济效益更适合村庄发展,目前保留了200多亩金银花。”济南市档案馆(dàngànguǎn)派驻平阴县安城镇小官村第一书记刘鹏说,整个五月都是采摘季,一共能采(néngcǎi)三茬,一亩地能产干花100斤左右,金银花成为小官村的又(yòu)一经济增长点。
为何这样说?早在(zài)2017年,小官村就成立了七彩农场,发展黑五类(hēiwǔlèi)种植。
“黑小米、黑花生、黑面粉、黑绿豆、黑大豆,年收入达到30万元。”小官村(xiǎoguāncūn)党支部书记(shūjì)刘万平说。1992年,从军3年的他退役后毅然决然(yìránjuérán)回到家乡安城镇小官村,2011年小官村换届(huànjiè),刘万平当选小官村党支部书记,想要带领乡亲们做点事儿。产业振兴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而后家家(jiājiā)接通自来水,户户通上水泥路,完成农村改厕(gǎicè)90余户,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绿化水平(shuǐpíng)全面提升,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徐徐展开。
刘万平展示村里的(de)加工产品。
时间来到2023年6月,刘鹏(liúpéng)来到小官村,“基于村里试种了50亩鲜食玉米,口感和效益相当不错,加之已经注册的‘安城双鲜’商标,我们在这(zhè)基础上又(yòu)成立了‘济南小官食品(shípǐn)有限公司’,而后积极争取了北安新运—小官村建设项目资金470余万元,用于建设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滴灌、道路硬化、育苗大棚(dàpéng)等项目。”
走进(zǒujìn)育苗大棚,满眼翠绿的地瓜苗长势喜人,焕发(huànfā)着勃勃生机,刘鹏告诉记者,这(zhè)两处大棚所育苗,一方面用于小关村种植,另一方面提供给附近村庄种植。“当下(dāngxià),小官村的鲜食地瓜每亩地产量能达到8000余斤(yújīn),仅地瓜苗、鲜食地瓜基本能给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以上。”
刘鹏在(zài)查看地瓜苗长势。
鲜食玉米(yùmǐ)(yùmǐ)效益也(yě)很不错,于是小官村扩大种植了(le)(le)1300余亩,辐射到附近5个村镇,以订单种植为主(wéizhǔ),“去年玉米成熟季,我们忙坏了,因鲜食玉米的生长周期多是在75—80天,玉米大量集中上市必须尽快售出,连夜跑济南周边、泰安等地联系销售。”刘鹏说,目前他们改变了种植策略,在订单种植的基础(jīchǔ)上,错时种植,避免集中上市。“今年以来,村里已经按照订单种植了一百多亩鲜食玉米,先后与华联、家家(jiājiā)悦等超市,师范学校、女子学院等院校签署了鲜食玉米销售协议,光这一项收入能增收10万余元以上。”
据了解,小官村(guāncūn)以鲜食玉米科技小院为依托,与山东农业(nóngyè)大学科研团队紧密合作,共同(gòngtóng)探索农业科技创新之路,刘鹏说:“前段时间邀请济南市(jǐnánshì)农业农村局的专家和领导带队各县区农业人员到小官村现场观摩指导,并且(bìngqiě)给我们颁发了济南市玉米首席专家工作站授牌,目前试种田内有四十多个玉米品种,小官村的鲜食玉米也已入选山东省农科好物品牌名录。”
此外(cǐwài),村里还配套建设了金银花烘干设备、双鲜产品蒸煮设备、农产品分拣包装车间等,全村所有产业加(jiā)起来,村集体收入达到40多万元,带动全镇百余人就近(jiùjìn)就业。
小官村农产品分拣(fēnjiǎn)包装车间。
“我们还积极争取到村级财政发展统计壮大资金90万元,用于小官村、常天井(tiānjǐng)村、段天井村三村联建。”在刘鹏看来,干事业的前提是抱团发展,“就像我们村一样,无论是两委班子还是村民(cūnmín)相处都很融洽,配合(pèihé)度高、项目推进快(kuài),大家齐心协力,走出一条‘一村多品、强村富民’的振兴(zhènxīng)之路。”
如今的(de)小官村硕果累累,“省级卫生村”“省级快乐农场”“五星级村党支部”“党支部领办(lǐngbàn)先进合作社”“全国法治示范村”等多个荣誉称号挂在村委办公室里(lǐ),这些(zhèxiē)荣誉书写着小官村的奋斗史,也预示着小官村蒸蒸日上的前进之路。
正午时分,刘鹏和刘万平将收获的金银花铺满烘盘推进烘干箱后长舒(zhǎngshū)一口气。这时,刘鹏的手机铃声又响(yòuxiǎng)起来了,下午他们还要去谈一个(yígè)产业(chǎnyè)合作。刘鹏指着手机高兴地说,“这个谈成之后,我们村又将多一个产业了!”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薛(xuē)程程 通讯员 阎冰 杨晓)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